这两位学霸校友,他们的研究团队让新冠肺炎在10秒内诊断!
来源: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
|
作者:pmt357577
|
发布时间: 2020-03-11
|
1064 次浏览
|
分享到: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尤政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团队,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和北京精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以下简称为’新冠肺炎智能诊断系统’)完成部署,系统平稳运行。
3月7日从北京新闻和清华大学传出喜讯: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尤政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团队,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和北京精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以下简称为’新冠肺炎智能诊断系统’)完成部署,系统平稳运行。
此刻,已经连续调试48小时、身处现场的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医师金烁和同样一直在线解决问题的精仪系博三学生王博,终于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北京电视台报道研究情况
研发设备随董家鸿院士发往武汉,
右四:董家鸿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
左三我校毕业生王博,右一我校毕业生徐正清
王博:当年为班级拼荣誉 如今为祖国拼智慧
新闻中这位,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博三学生王博就是我校2013届高中毕业生,当年他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直博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高中期间,王博是一位特别热爱班级,舍得付出的同学,常为班级做贡献,每次运动会,都有王博活跃的身影,400米、接力赛……
王博同学(左一)与同学们参加校运动会
当年为班级赢得荣誉不惜汗水,拼出了速度;现在为祖国战胜新冠肺炎,拼出了智慧。使命与担当随着成长,不断壮大!2017年在去清华上博士前,王博曾经向母校表示,愿意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母校学弟学妹开设选修课,并递交选修课设计方案。
王博同学在校运动会上参加男子400米跑
徐正清:秉持家国情怀 不忘母校恩情
与王博一同参加“新冠肺炎智能诊断系统”研发的还有他的高中同班同学徐正清。徐正清同学是2013届我校学生会主席,自高中起就具有家国天下的情怀。时刻秉记社会责任、家国使命。当年以700分(裸分)从我校考入清华经济管理学院,他多次回母校为学弟学妹做高考考前动员。目前他已完成本科和硕士阶段学习,也是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开发项目的重要参与者。
徐正清
徐正清和王博联手创办的北京精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这次项目的合作单位之一。该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精密医疗仪器研发,目前已经融资3000万,将不断研发新产品,为医疗领域做出贡献。
徐正清同学(中间)毕业后回母校作考前动员
新闻回顾:十昼夜奋战 十秒内诊断
(节选自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 作者:张静)
1月29日,专攻医学影像深度学习的王博正在与金烁讨论抗击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ARI)自主科研计划课题申报的项目选题和可行性。有赖于双方分别所在的董家鸿、尤政团队长期在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处理方面的医工合作基础,形成了研制新冠肺炎智能诊断系统的想法。在董家鸿、尤政团队、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武汉两所医院和北京精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努力下,团队克服重重困难,跟时间赛跑,仅10天时间,使新冠肺炎智能诊断系统火速进入临床试用阶段。
BTV汇报会:王博(右二)与他的导师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院士(左二)
期间王博带领14人团队夜以继日地进行算法研发与迭代测试,同时努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在清华长庚医院的帮助下快速学习新冠肺炎的影像特征。各个团队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完成了系统的初步研发。经过了后期试运行、测试排错几个阶段。日前,“新冠肺炎智能诊断系统”经过武汉中南医院完成测试,医师们认为以新冠肺炎智能诊断系统指南为基础的“临床+影像”智能诊断系统优势显著。
新冠肺炎智能诊断系统的应用就像给医生配备了一位快速诊断新冠肺炎的好帮手,可同步实现智能化影像诊断、炎症程度定量分析及临床分型三大功能。它能在5-10秒内完成疑似病例的胸部CT筛查,并依据指南进行临床与影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显著提升新冠肺炎诊断效能,有望大幅降低临床医师及影像医师的工作负荷,同时使患者获得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和降低病死率,为上述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王博在接受北京卫视采访
在清华大学的采访中王博说到:“看到这么多一线研究人员不辞辛苦、创新务实、力求实效,真实帮助到防控疫情,我特别感动。”他还说:“我自己是一个螺丝钉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看到学校举全校之力配合系统研制,师生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短时间内让系统成熟稳定运行,真实有效地帮助到医生和患者,我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研制的成功离不开董家鸿老师、尤政老师和学校一直以来对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的处理方面融合的重视与支持。经此一役,哪怕未来即使再发生这种类似疫情的时候,我们也有信心可以做好相应的、充足的准备,以更快的速度响应国家号召。”
目前该系统已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清华长庚医院等约20家医院部署应用。3月4日,系统还通过南京市政府被捐赠至韩国。接下来,双方团队将继续致力于攻克疫情,加大智能诊断系统在各地区医院部署落实,助力新冠肺炎的紧急筛查、诊断和分析。我们也期待着王博、徐正清在后期的研发中不断有突破,再立新功。
用户端程序
系统在中南医院使用